广招天下客、流转四方财,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会为中国、也为世界带来无限的商机。
芬方愿同中方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互利合作,推动芬中、欧中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中方愿同芬兰分享发展机遇,加强互利合作,深化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国际事务协调,共同倡导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进世界各国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尼尼斯托祝中国人民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要求。打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培育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其走深走实。同时,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助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理论研究等工作提质增效。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作用,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提高思政课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既有明确的现实指向,又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才能把道理讲到学生心里去。习近平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队有关单位设分会场。严肃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通报典型案例,以正视听、以儆效尤。在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九个问题,即: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
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清除害群之马,坚决防治灯下黑,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打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纪检监察铁军。要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设租寻租机会。
习近平强调,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各职能部门要坚持高效协同,自觉把党中央反腐败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心领神会,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不能变形走样、把好经念歪。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大力提倡马上就办,体现了雷厉风行抓落实的工作精神。同时要看到,雷厉风行抓落实不是一味求快,不能在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意图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阵。在内蒙古、四川、黑龙江、浙江、江西等地考察时都对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出明确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等变革。
保持历史耐心,就要坚持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在许多重要场合都提出保持历史耐心的问题。
在主持召开区域重大战略相关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各个区域重大战略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寄予厚望并指引前进方向,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强调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等等。在不同省区市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根据各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结合实际情况对各地区高质量发展进行谋划和部署,要求江苏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要求四川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要求广西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等等。
只有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确保我国能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同时要看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抓落实务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也是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具体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上保持历史耐心,就要坚持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并非轻而易举的事,需要爬坡过坎、攻坚克难,那么,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从战略上看,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我国发展具有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机遇不会一直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一直等待我们,需要因时因势抓住重要窗口期,看准了的事必须马上就办,雷厉风行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也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发展目的看,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比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
先立后破,就是要把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不断积累更多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科技创新有其自身规律,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绝非朝夕之功,慢不得,但也急不得,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足够的心理准备,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坚定不移坚持。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硬道理到新时代的硬道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自信、保持历史耐心,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坚持新时代的硬道理。
我们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阐明了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坚持为基层、企业减负,让干部群众的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这方面都有过深刻教训。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实现高质量发展,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否则就会被人卡住脖子、牵住鼻子。
拿2023年来说,这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还亟须提升。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在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马上就办,绝不能拖拖拉拉。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
经济工作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收入、就业、社保等各个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推动党员干部敢作善为抓落实,还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准确把握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让党员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充分发挥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必须统筹把握时度效,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意图和落实举措搞清楚的前提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稳中求进,就是要坚持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方法论。